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方面。2020年,不平凡之年,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不斷創新。
精細化管理助力精準防控疫情、在線“接單”即時督辦、“超腦”平臺全天候監測社會運行……過去一年間,面對新形勢新問題,我國社會治理水平在艱難探索中邁上新臺階。
精細管理控疫情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數百萬名社區工作者在城鄉社區日夜值守,各類民營企業、民辦醫院等積極出力,廣大黨員、干部帶頭拼搏,構建起強有力的社會治理網絡。
組織小區物業服務人員定期消毒消殺,再通過“津治通”APP上報,成了天津市河西區誼景村社區網格員王娜每天必做的一件事?!斑@樣做不僅可以監督物業服務人員是否每天按時消殺,還能給小區百姓一個放心交待?!蓖跄日f。
數據賦能,為網格員減負增效的同時,也提高了疫情防控和社會治理的精準度。從大數據行程碼到復工復產監測平臺,社會治理體系在疫情防控工作的推動下得以不斷完善。浙江省采取“精密型智控”防控疫情,“一圖一碼一指數”成為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兩手抓”的核心機制。
2020年,健康碼代碼被收入國家博物館館藏。健康碼是在非常時期迅速成長的數字化、精細化社會治理體系的一個縮影。疫情防控期間,社會各界以疫情為令,掃碼、測溫等成為群眾自覺。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硬仗”面前,我國的社會治理體系不僅經受住了考驗,更彰顯出極強的韌性。
及時發現、快速處置、周密部署、全力應對,如今越來越多疫情防控期間探索的經驗得以推廣。武漢市衛生應急指揮與疫情大數據應用系統于2020年年末建成,整合了全武漢119家醫療機構、23家委辦局、5270家藥店、2565所學校、13類重點場所的數據,實行數據“同城同管”。
“警網融合”保平安
一邊是大量非警務類或無用警情耗費有限的警力資源,另一邊是網格員經常面對眾多棘手和超出職能范圍的事。
如今,江蘇省南通市正在探索一條“警網融合”的新路徑,完善“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治理機制,提升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力求化解這一矛盾。
去年7月下旬,南通市通州區平潮鎮網格員曹玉志巡查時發現一家企業內有濃霧,疑似氣體泄漏,便通過網格終端上報,經核查發現該企業二氧化碳泄露,一人被困。
平潮鎮“警網融合”聯動處置大隊立即調派公安、應急、消防等單位處警人員緊急救援、疏散,并對周邊路段進行交通管制。經過近一個小時的急救,被困人員被送往醫院,現場基本穩定,未發生其他傷亡事故。
打破數據孤島,匯聚南通市65個部門、10個縣市區數十億量級的數據——南通市市域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去年落成。
交通運行、公共安全、環境污染等情況一屏實時呈現,一旦城市出現突發情況,指揮平臺能及時下達指令到具體執行部門,迅速處理。
曾經,各部門之間存在數據壁壘,給精準治理體系建設帶來障礙。如今,沈陽、天津、重慶等地以地方立法或出臺專門文件等方式,保障數據及時共享,發揮效能。
有了數據支撐,上海、安徽、河南、深圳等地的“城市超腦”“城市大腦”等數據平臺的效能逐步發揮出來,互聯網+警務、互聯網+城管、互聯網+網格等模式日益成熟,一張網管到底已經成為高效社會治理的標配。
安居樂業惠民生
社會治理有“千條線”,如何在千頭萬緒中“繡出”令人滿意的圖景,一些地方練出了“繡花功夫”。
“沒想到我們這個30多年的老舊社區也能享受到物業服務?!笨粗蓛粽麧嵉男^道路和定時巡查的小區巡邏隊,生活在重慶市大渡口區躍進村街道東正社區的老居民張定忠高興地說。
近年來,城市老舊社區沒有物業服務、配套設施陳舊影響了群眾生活幸福指數。
重慶市大渡口區探索黨建引領社會治理新方式,由基層社區黨組織引領,通過居民自治或引進第三方物業服務企業的辦法,為老舊社區建立物業服務站,探索解決老舊社區物業服務難題。
及時發現矛盾、正確處理矛盾才能更有效地促進社會和諧。
在北京,12345熱線整合50余條全市政府服務熱線,建成“一號響應”的“城市服務總客服”,“接訴即辦”機制催生了基層治理新格局。
山東省創新探索實施了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引導群眾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問題,將大量社會事務和矛盾糾紛引向法治軌道。
福建省龍巖市探索“E治理”解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市民反映的急事可以實時轉辦,群眾說話更“管用”了,主動參與城市管理的積極性越來越高。
……
近年來,不少地方正加快創新完善社會治理方式方法,發動社會多方力量參與,提升政府公信力,讓老百姓的獲得感更實、幸福感更強、安全感更足。